English

朝圣

心语
1998-06-25 来源:生活时报 谢华 我有话说

整个春季,我都游荡在天安门广场。迎面而来的朔朔寒风,浸入我的体内,撕扯着我脆弱的神经,这撕扯给我带来阵阵快感。我昂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不知哪朝哪代的空气,凉凉的像一块冰顺着喉,滑入心肺。刹那间,泪水弥漫了我的眼,我知道我已实现了久违的渴望,这渴望一直沉淀在你的血脉中,已有千年的时光,我用千年的等待,换来了这一刻的泪流满面。

我生长在东北一个极偏僻的农村里,在中国行政版图中绝对找不到的地方。记得上小学那年,我捧着刚刚发的满是墨香的新课本时,那情形就像此时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一样,我忐忑不安地翻开第一页时,我的眼前一亮,一座高高的城楼,闪着耀眼的金光,我用不太熟练的拼音读着下面一排汉字:“我爱北京天安门。”哦!我现在知道那城楼叫天安门,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住的地方,尽管后来知道毛主席并不住在这四面通风的门楼,但那时我确定,毛主席就住那里,而且一定是二楼。

老师这时叫我站起来,让我念段文字,慌乱中,我竟读成了我要去北京天安门,顿时引起了一场哄笑,老师不无幽默地对我说:“你想去?我也想去,去得了吗?你问问村里的人,有谁走出过北面那道山梁。别说去北京了。”那天我也哭了,我冲老师大喊着:“我会去的,你等着。”接着我逃出了教室。

后来我上了大学,后来就这样站在天安门广场,这是千年的缘份,千年朝圣的愿望。

我一直想问问,和我一样在广场的人们,他们是否带着朝圣的愿望,从他们的惊诧目光和疲惫的脚步中,我读懂了一路朝圣的艰辛。

据报道,一位沂蒙山的老太太,把所有的家当放在独轮车上,让她的儿子推着她,徒步去天安门广场。老人说,这是她死前的一个愿望,她儿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推着母亲的愿望,从沂蒙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。我们想象不出,这一老一少是怎样地风餐露宿,当那独轮车粘着沂蒙山的红土,歪歪斜斜地印在天安门广场时,那个刚毅的山东汉子,抱着母亲失声痛哭,多么虔诚的信仰,多么单纯的奢望,竟让几代人为之无怨不悔。

那是一个愿望,很远,很远,就在山那边。

那是一段情缘,很长,很长,就在河的对岸。

那是一滴泪,很凉,很凉,就在自己的脸上。

后来我被北京的一家机关刊物看中。而后,我几乎每天都到天安门广场或途经这里,对这里的一点一滴都特别的熟悉。此时,我想起家乡的老师来,如果他健在的话,能不能来看看天安门?

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殿堂,我们用真诚披上了一层薄纱,它周围应该凝聚一种缠绵,在虔诚中,在边缘上,在尽头里,我们塑着它,我们朝圣着它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